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小朋友,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脉 | 顾垒

顾垒 格致论道讲坛 2023-02-28



对大多数人来说,

这是一个难度不大,

很有可行性的旅程。


顾垒 ·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格致校园第31期 | 2023年 北京



大家好,我是首都师范大学的顾垒。大家可能更熟悉我在网上行走江湖用的艺名“顾有容”。今天我要讲一个和喜马拉雅山脉有关的话题。

过去在格致论道和格致校园的讲台上,很多老师都讲过高原植物的话题。比如说中科院植物所的王强老师就给大家讲过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和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的一些故事,前不久我看到西南林业大学的徐波老师也讲了珠峰北坡的冰缘带植物。那么大家看了这些精彩的演讲之后,一定会有一个问题:我自己能去这样的地方看植物吗?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小朋友,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脉。


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脉?

已完成:10% //////////


我们可以先看看青藏高原边缘的地形图。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又叫世界屋脊,而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条山脉。它就像一道巨大的墙一样,横亘在青藏高原的南方。但是,这条墙并不是完整无缺的,有很多缺口,我们可以放大了看看。

 


这里有一个红点,是珠穆朗玛峰。在它的东边有一条很重要的纵谷,叫陈塘沟。在陈塘沟的东边还有一条亚东沟,以及更东边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的,也是喜马拉雅山上最大的一条南北向的纵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从地理上来说,这些峡谷是重要的水汽通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南向北,经过这些通道进入到青藏高原的腹地。这样的气候条件也造就了这里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像我这样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人特别乐意去的一些地区。


那么我们再把地图放大一下,来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具体位置。

 


我们能看到雅鲁藏布江从西边流过来,在这里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转而向西南的方向流去。这里可以看到三个比较大的山脉,一个是喜马拉雅山脉在最东端的一个小角,而它的西北方向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在东边是岗日嘎布山脉。在这些崇山峻岭中间,雅鲁藏布江就这样南流而去了。


我们可以从河道宽度上看出,原本平坦的辫状水系,突然被山势收束成了非常狭窄的河流。在这一个比较短的区域内,雅鲁藏布江的河面经历了非常大的海拔跨越。


除了水的变化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的山势。从卫星地图上看到的这些比较白的部分是山顶的积雪。从这些颜色的差别,就可以看得出有积雪的地方海拔更高,没有积雪、呈现出绿色的地方海拔是要更低一些的。


我们再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其实这些雪白色的、有积雪的山峰并不是连绵不断的,它们中间有很多小的空隙。这些空隙就是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区域,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区域来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到它的另一边。


直接看地形图可能有点不直观,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地方实拍的情形是什么样的。

 


这张照片是从林芝东面的色季拉山口上眺望东喜马拉雅的主峰——南迦巴瓦峰。峰顶的海拔有7782米,是非常壮观的一座山峰。它的名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直刺天空的长矛,因为它有个很尖的角峰。

 


这个是从飞机上拍摄的南迦巴瓦峰方向的景观。在南迦巴瓦峰的左边是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加拉白垒峰,也有7000多米高。雅鲁藏布江就在这两座7000多米高的高山之间夹着的峡谷中间流过去了。


当然,我们不用去挑战这么高的山,这些山是留给登山队员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游客和植物爱好者来说,有更简便的方法可以去接近这里的一草一木。

 


这里,是东喜马拉雅山中间的一小段。可以看到,在画面正中间的这个地方是没有积雪的,暴露着山体的红色岩石,两边的山坡上才有雪。这里的海拔是比较低的,地名叫做多雄拉。拉这个字在藏语里面就是山口的意思。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面,多雄拉山口都是人们翻越喜马拉雅山的一个重要的通道。在这里可以看到现在新修的道路,还有过去留下的一些道路的痕迹。


这些年,多雄拉山口也渐渐成为科学考察以及植物爱好者观花经常去的地点。我们就选择从这个地方来接近当地的植物。

 


这就是从多雄拉山登山的步道。其实没有正经的路,都是人踩出来的小路。远处那些有雪的山峰就是多雄拉山的主峰,其实也有4500米高,但是我们拍照的站的这个地方的海拔只有3200米左右。近处可以看到非常典型的亚高山针叶林景观,这是一些冷杉属和云杉属的植物组成的森林。在它们的林下,是一些杜鹃花属、柳属还有桦属的一些植物组成的落叶乔木和灌木林。再往上爬一点儿,到大概海拔3500-3600米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比较典型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的景观。


我这一次翻越多雄拉山的旅行,主要是为了采集列当科马先蒿属植物的标本,所以我会在这里记录一些典型的当地马先蒿属的植物。

 

▲ 针齿马先蒿生境


比如说这张照片里面,它的前景有一棵开着小紫花的植物。这是针齿马先蒿,是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马先蒿属植物。

 


马先蒿属在中国大概有300种左右,是一个很大的属,大部分的种类都分布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尤其是这个区域有很多特有的种类。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专门跑到这个地方去做采集。


在这一趟旅行中,就在一天的时间里,我在多雄拉山这一个山口上大概采集了十二三种不同的马先蒿,其中有好几种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有一些甚至有可能是尚未被科学家描述或者发表过的新物种。


当然,因为这项采集的时间离现在很近,相关的结果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呈现出来。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经历:我收集了很多有意思的标本,也看到了很多好玩的植物。


从这里再往上爬一点儿,到了3700米接近4000米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些积雪了。这里仍然还是高山草甸或者有一些高山湿地。

 

▲ 裂叶脆蒴报春生境


比如这里可以看到近景处有一棵裂叶脆蒴报春,这也是东喜马拉雅区域特有的一种报春花。在它背后的山体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山体风化形成的小型的流石滩,上面还有一些积雪。这张照片是在7月底的时候拍摄的,那时候其他地方都是盛夏,但在高海拔的地区仍然可以看到雪。


这里再给大家展示一下东喜马拉雅山比较常见的一些好看的高山植物。

 

▲ 多花杉叶杜


比如多花杉叶杜,这是一种杜鹃花科的矮小的灌木植物。它的叶子长得有点像松柏类的植物,但是开花的时候,你就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一种被子植物。

 

▲ 单头尼泊尔香青


单头尼泊尔香青是一种菊科的植物,我认为它是香青属中间最萌的一个种。因为大部分的香青种类整个植株上都有很多朵小的花序,但是这种一个茎上只有一个花序,“单头”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它的花外侧展开的部分并不是花瓣,而是它花序外面的苞片,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反射阳光、聚集热量的作用,当然同时也可以吸引传粉昆虫。


在单头尼泊尔香青的背后那几棵红色的小花叫做圆穗蓼,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非常常见的一个高山草甸的优势物种,也是很多食草动物喜欢吃的饲料来源。有些地方的藏族同胞把它们叫做羊羔花,意思一是羊可能会吃这个东西,再就是它开花的时候一般就是母羊下小羊羔的时候。

 

▲ 刺毛白珠


这个植物叫刺毛白珠,也是杜鹃花科的一种矮小灌木。它是贴着地长的,非常矮,高度可能只有5厘米左右。这个时候正是它结果的时期,你看到的那些天蓝色的小颗粒就是它的果实。当然,这个蓝色是包裹在它果实外面的花萼形成的特殊构造,整个花萼是肉质的,这个颜色可能有助于吸引鸟类来吃果子,从而帮助它传播种子。


我也去尝了一下这个果子,味道还……不算好吃,但是也不是很难吃,稍微有一点儿酸味,水分还挺足的。


在这大概4000米高左右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高山植物应对寒冷的机制。

 

▲ 左:贡山蓟

右:苞叶雪莲


这两种植物,一个是贡山蓟,一个是苞叶雪莲。它们都是菊科植物,远远看去形态有点接近,但是它们用的御寒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


贡山蓟是用很多的毛把自己的整个花序包裹在里面,就像穿上了一条毛裤一样,可以帮助它减少风吹带走的热量。它内部可能也有一些发热的机制,能让这个花周围的温度上升,防止娇嫩的花被冻坏。


苞叶雪莲是另外一个策略。苞叶雪莲有很多大型的半透明的苞片,这个苞片其实是叶子特化形成的,可以起到温室的作用。在晒太阳的时候,这个温室里面的温度会比周围的环境温度要高出十几度之多。这个温度一方面可以保护花,让授粉之后的种子发育得更加顺利,同时也可以吸引一些昆虫进入“温室”里面来躲避寒冷和下雨等不良天气。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是促进植物传粉的。


这两棵植物的生境几乎完全一样,之间的距离也很近,这里特意用了一个类似的构图来来表现。在这样一个非常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高山植物去应对特殊生境的不同方式。

 


再往上爬,很快就到达多雄拉山的垭口了。这里的海拔大概是4100米左右,在旁边可以看到一条冰川的遗迹。过去这条冰川其实还是有点规模的,虽然不是那种典型的有很厚冰层的冰川,但在过去也是一直存在的。


这几年随着气候变暖,这条冰川严重退缩。和过去几年的照片对比,可以看到背后的那个山坡大概在两年以前还是被冰雪完全覆盖的。但是在去年我们去的时候,这片冰雪已经退缩到很窄的一条,大概宽度只有二三十米的样子,长度可能也只有两三百米,已经快要不行了。


这里出现的这个小姑娘,是我们家的二闺女米菟。她只有5岁大,这一趟是自己爬上来的。也就是说,一个5岁大的小朋友都可以通过步行到达这么一个区域,说明对大家来说,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翻过这个山口,就相当于是翻越了喜马拉雅山脉了。在这之前走的是上坡路,过了这个路口之后,我们就走下坡路了。


这就是我说的“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其实是一个噱头,我们在整个喜马拉雅山上找了一个海拔特别低的地方翻过去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度不大,很有可行性的旅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植物还有动物。


翻过山之后有什么

已完成:60% //////////


那么,翻过这座山之后有什么呢?在东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就是我国林芝地区的墨脱县。这是我们国家最后通公路的一个县,也被叫做莲花秘境,是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去的人不太多的地方。


在这段视频里,对面那些有白色雪峰的山就是东喜马拉雅。最高的那个白色的尖就是刚才我们看到过的南迦巴瓦峰。在山的这一面实际上是雅鲁藏布江,底下的这条云海就是雅鲁藏布江江面上的云海。


每天上午,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就在这个区域凝结成云。被白天的太阳晒了之后,这些云会逐渐地向上升。我们选的这个时间点正好是云还没有升上来的时候,所以可以看到非常壮观的江面云海。


其实,这段视频中间出现的江面海拔只有六七百米,也就是这个画面里有超过7000米的落差,这样的景观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难得一见的。中国能够看到这样景观的地方,除了墨脱之外,可能就只有成都了吧,成都也是这么一个奇怪的地方。


如此之高的海拔落差和丰沛的水汽,造就了这个地方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墨脱这里,从上到下,高海拔有永久的冰雪带,再往下有一些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高山针叶林,再往下会有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在海拔最低的地方还能看到非常典型的热带雨林。



我们可以看一看墨脱的热带森林的景观。

 


这一段短视频中间出现的江面仍然还是雅鲁藏布江,它在这里绕了一个180度的弯,实际上是一个Ω形的弯。雅鲁藏布江特别爱拐弯,到处是拐弯。这个地方的海拔大概也就是六七百米的样子,在这里能够看到非常典型的热带森林景观。


在我拍这段视频的时候,正好是江面上的云被太阳晒了之后,在热空气的作用下向上升。这些云升上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大拐弯的全貌。


在我们所在的这一侧,也就是东喜马拉雅的这一侧,森林相对来说比较退化。因为这个区域的原住民有刀耕火种的习俗。在他们刀耕火种之后的山体上,就能看到新长出来的这些芭蕉林,因为芭蕉在当地的热带森林中是一个先锋物种。森林被破坏之后,它们会优先长起来。在芭蕉的庇护下,那些其他的热带树种会慢慢地再重新长起来,恢复成森林。在这样一个温度足够高而且水汽丰沛的地区,变化发生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与此同时,在江的对面突出来的半岛上,可以看到山顶上有一片茶园。在茶园的边缘有一些残存的热带雨林,能够看到非常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的成分。比如说一些非常高大的阔叶的树,一些像桫椤之类的树蕨,还有很多树上面附生的植物。


在墨脱这个地方观察植物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你可以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看到很多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同时还可以看到一些长得特别高大的树,这种巨树对人的视觉冲击也是很大的。

 

▲ 不丹松“辛达布”


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棵不丹松,它曾经短暂地成为中国大陆最高的树。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辛达布”。这棵树的高度有76.8米,但在发现它之后一个月,这个纪录就被隔壁察隅县的一棵大黄果冷杉给打破了,那棵树有80多米高。但是如果我们去辛达布生长的这个森林里面去看,仍然非常震撼,从下面抬头看,肯定是看不到树顶的。


 

但是如果在大概几公里以外用望远镜来观察的话,就可以看到。

 


这张照片里,在辛达布的旁边,连它一起一共有8棵70米以上高度的不丹松,这些树比旁边的其他树,不管是阔叶树还是不丹松的小树都要高出一倍以上。


这个地方典型的森林林冠的高度大概是35-40米的样子,但是中间有那么几棵70多米高的大树,远远看起来是非常醒目而且壮观的。最开始发现这几棵不丹松、并且认为它们可能是中国最高树的李成老师,也就是通过这种在远距离上的观察来做出这样的判断,后来实地的考察确实证实了这些树真的长有这么高。


它们生活的这片森林是一个正在演替之中的森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1950年的时候,墨脱发生过一场8.6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把这个山谷基本上完全填埋了,形成了一个新的盆地。那个时候在这个盆地上面,这些不丹松的种子开始发芽生长。所以整个盆地大部分的树年龄都在70岁左右,它们都是一些小树,已经长到40米高了。但是仍然有一些老树是在地震之前就存活的,并且扛过了这场地震,辛达布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墨脱县背崩乡的格林村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大家有机会去这里的话,也可以去欣赏一下这些非常难得一见的大树。


这些树也并不孤单。远处去看,这个森林好像很整齐,但是里面其实有非常多不同的物种,比如说一棵不丹松上可能附生有好多种不同的兰花。 


▲ 左:匍茎卷瓣兰

右上:黄蝉兰

右下:长距石斛


你看这个匍茎卷瓣兰,是一种气生根都悬挂在空中的兰花。还有黄蝉兰、下面的长距石斛,它们不是扎根在土里的,而是附生在树干上生长的兰花。这是非常典型的热带森林里常见的景观。


在墨脱能够见到非常多的热带属性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也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所以我们看看就好,不要动手。


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已完成:80% //////////


像墨脱这么好一个地方,我们为什么说它是秘境呢?还是回到翻越喜马拉雅山的话题上来。


过去墨脱不是说来就来的,我们常听说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第一辆汽车是1993年开进去的,开进去之后它就再也没有出来,直到在那烂掉。后来在2013年的时候,从波密县到墨脱县之间打通了一条嘎隆拉山的隧道,可以让汽车顺利地开过去了。


 

没有隧道之前,人们要去墨脱县非常艰难。我们在翻越多雄拉山的这个垭口的时候,路上见到了很完整的一具马的骨骼。这是我们家小朋友正蹲在旁边看。


这匹马还相当年轻,不是老死在这里,是受伤了之后被人们遗留在这里的。因为人没有办法把它带下山,它就死在那了,然后它的骨架就完整地留在了这个地方。在它旁边就是一条人和马过去踩出来的翻山路,这说明了过去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墨脱县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还有另外一条路。这张照片里面出现的雪山是波密县和墨脱县之间的嘎隆拉山,这个山过去也是有一条简易公路可以翻山的。但是这条公路每年只能使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因为大部分的时间整座山上全部都是积雪,无论是人还是车都是没有办法进去。

 


当然,咱们国家一直也在这个区域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这张照片上看到的多雄拉山的两侧我框出来的地方,就是多雄拉隧道的入口。这里有一条叫做派墨公路的路,是在去年(2022年)年底刚刚建成通车的,从米林县派镇到墨脱县背崩乡之间的一条路,也是我们国家219国道其中的一部分。这条路极大地缩短了从林芝到墨脱之间的距离,也让科研人员、游客和普通民众进出墨脱变得更加便捷。


所以,我们在墨脱这里能够看到的除了这些自然景观之外,还有我们国家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方面做出的很多重大的努力。

 


这张照片里以雪山为背景的这个村子叫做格林村,是墨脱县背崩乡的一个村。实际上这个村子是1950年那次地震之后的遗迹,是由剩下来的一些人和外面迁来的人重新建起来的规模很小的村子。但是现在,这个村子已经被建设得非常好了,还新修了很多民宿,条件很不错,也欢迎各地喜欢自然的游客去他们村子里面去做客。


这里的自然景观,像芭蕉树和雪山同框,在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看不见的。除了植物多样性之外,这里也有很多的野生动物,比如说有棕熊、黑熊、云豹、云猫、金猫、赤斑羚等等,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这里都有可能看见。


而且这里还是中国最后一个孟加拉虎的栖息地。在2019年的时候,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老师曾经在墨脱县的另一个乡——格当乡,用红外相机拍到过老虎的踪迹。


这么好的一个自然生境,当然也需要我们格外去保护它。我自己将要在这个地区开展一些工作,就会涉及和墨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内容。同时,北京大学还有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已经在这个区域开展了好几年的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拍摄到了非常多很有价值的野外动物的红外相机视频。


他们还在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过去这里的村民会采集兰花在家里栽种,现在去格林村还能看到很多村民家里摆着一盆一盆的兰花,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则去劝说这些村民把兰花还回到它们原来生活的山上。


这个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我们现在去的话,可以看到有很多原来栽在家里的兰花,现在已经被村民送回到了它原来生活的那个环境里面,重新附着在了这些高大的比如像不丹松这样的树上自然生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


我们也期望我们在这个区域的工作能够为保持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帮助,也欢迎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去翻越喜马拉雅山,去见识这里的独一无二的自然。


谢谢大家!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版权说明: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阅读

第一时间观看格致论道演讲?请关注“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官网和B站号







































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self.org.cn,微信公众号:SELFtalks,微博:格致论道讲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